地纬招商网(www.zhongguozhaoshang.com)为大家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:
(一)种苗的技术落后
1、品种缺乏多样性。随着国内市场的发展成熟,以及香蕉市场的逐步国际化,巴西种的果型、果指和果梳等特征,就不太适合国内一些较高档的市场、以及在日本市场的要求,或者说不能在国内外香蕉市场卖最高价。
2、试管苗的变异与退化。由于我省香蕉试管苗生产厂家多达数十家,技术水平参差不一,加上缺乏对种苗行业的规范性管理,因此试管苗的来源比较混乱,一些变异和退化种苗流入市场,这是香蕉种苗质量逐年退化的根本原因。
3、试管苗携带病毒。香蕉病毒病有花叶心腐病(CMV)和束顶病(BBTV),这两种病在香蕉体内潜伏期很长,一旦表现症状蕉树便无法防治,只能连根挖掉,以免感染其它植株。
(二)栽培管理技术缺乏
1、灌溉方式落后。海南目前不管是旱坡地还是水稻田,目前的灌溉方式均以漫灌为主,漫灌是一种落后的灌溉方式。漫灌还造成土壤和肥料的流失,并且常常因为灌溉不均或水源不足等影响香蕉正常生长,使香蕉的产量、质量、产期、耐储性和商品性难以控制,投资效益大打折扣。
2、施肥技术不高。海南省香蕉园施肥普遍存在有机肥施用量不足,N:P:K比例不恰当,只重视N、P、K,不重视中微量元素等问题,导致土壤肥力下降,土壤结构板结,土壤中各种元素失衡,特别是中微量元素处于缺乏状态,影响了香蕉产量和品质的提高。
3、叶斑病和根线虫病普遍。蕉园管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大面积感染叶斑病,使产量、质量和保鲜性整体水平下降,严重时可以使收入减少一半以上。根线虫主要流行于南部产蕉区,由于该区多为沙土地,土壤贫瘠,加上天气干旱,便于根线虫繁殖,因此对蕉园危害也相当严重。有些蕉园由于根线虫的影响,有一半以上的香蕉树不能结出有商品价值的果实。
(三)保鲜包装技术不足
1、采前保鲜工作缺乏。按照出口日本的技术标准,香蕉的采前保鲜工作包括:抹花、疏果、校正果型、断蕾、喷药护果和套袋等一系列工作。要求做到果串上下均匀,果型舒展,果皮完整无伤痕,果色鲜艳等。这样的果实不但价格好,合格率也高。目前采前保鲜工作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,多数蕉园还没有把这项工作落实到位,这就使香蕉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下降了一个较大的档次。
2、采后保鲜包装欠佳。目前我省多数蕉园的采后保鲜工作很不配套,有的没有合理的包装设施,有的不采用纸箱包装,有的不重视搬运过程中果实保护工作。采后保鲜工作包括砍蕉、搬运、脱梳、清洗、修把,分级、磅称、喷保鲜剂、抽真空和纸箱包装等一系列工作。这些工作都必须围绕一个目标,就是要把果实保护好,这样的香蕉就可以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。
(四)水肥管理不完善
水肥管理与香蕉的保鲜性能的关系是密切的。水肥供给均匀合理,香蕉树生长旺盛,蕉果发育健康,其保鲜性能就比较好。同样,如果有机肥施用量不足,偏施氮肥或者缺少中微量元素,香蕉的生长发育就不健康,其保鲜性也就比较差。
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分析解读版块